【趾高气扬什么意思】“趾高气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自视过高、态度傲慢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趾高气扬 |
拼音 | zhǐ gāo qì yáng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今君之疾,如不愈,必为乱,子其待之。”后引申为形容人骄傲自得的样子。 |
含义 | 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 |
近义词 | 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目中无人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谦逊有礼 |
二、使用场景
“趾高气扬”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批评他人:当一个人表现得过于自信甚至傲慢时,可以用此词来指出其不当之处。
2. 文学描写:在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3. 日常交流:在口语中偶尔使用,带有一定讽刺意味。
三、例句分析
例句 | 解析 |
他刚升职就趾高气扬,对同事爱理不理。 | 表示这个人因升职而变得自大,态度傲慢。 |
看他趾高气扬的样子,就知道他又在吹牛了。 | 表达对某人虚张声势的不满和嘲讽。 |
四、总结
“趾高气扬”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态度。它不仅在书面语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态度傲慢、缺乏谦逊的人。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语气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