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苟且偷生意思】“苟且偷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为了生存而勉强维持生活,但缺乏远大志向或道德原则。这个词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在艰难环境中选择妥协、不思进取的人。
以下是对该词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苟延残喘,苟且偷生。”
- 字面意思:
- “苟且”:指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马虎敷衍。
- “偷生”:指勉强维持生命,没有尊严或目标地活着。
- 引申意义:形容人为了活命或逃避困难,采取低劣手段或消极态度,不追求理想和正义。
二、词语用法
用法类型 | 说明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常用搭配 | 苟且偷生的生活 / 苟且偷生的态度 |
语境 | 多用于批评、讽刺或描述社会现象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苟延残喘、得过且过、忍辱偷生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宁死不屈 |
四、使用示例
1. 在战乱年代,有些人为了活命,选择了苟且偷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2. 他不愿面对现实,只想苟且偷生,这种态度让人失望。
3. 面对困境,我们不应苟且偷生,而应积极寻找出路。
五、总结
“苟且偷生”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在逆境中只求生存而不思进取的状态。它不仅描述了个体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某些人在面对压力时的消极心态。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此词,以避免误解或过度贬义。
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及语境,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并在写作或交流中增强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