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不及什么意思】“唯恐不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担心事情做得不够好、不够快或不够彻底的心理状态。它强调的是一种对结果的担忧和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唯恐不及 |
拼音 | wéi kǒng bù jí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吾虽不能事君,敢忘君之大德?唯恐不及。” |
含义 | 表示担心自己做不好某事,生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标准。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表达谦虚或谨慎的态度。 |
近义词 | 惧怕落后、唯恐落后、力不从心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做事认真负责,唯恐不及,总是把任务做到最好。 |
学习场合 | 考试临近,她唯恐不及,每天都在努力复习。 |
人际关系 | 他对朋友非常真诚,唯恐不及,生怕自己有什么疏漏。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唯恐不及”带有谦逊意味,但若频繁使用,可能会显得过于消极。
2. 语境匹配:该词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情感色彩: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通常表达的是紧张、焦虑或责任感强的心态。
四、总结
“唯恐不及”是一个表达谨慎、忧虑和责任感的成语,适用于多种正式或半正式的语境中。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在日常交流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是否使用,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