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吾善养浩然之正气出自哪里】“吾善养浩然之正气”这句话,常被误认为是苏轼的名言,实际上它并非出自苏轼本人,而是源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浩然之气”的重要理念,而苏轼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次引用或化用这一概念。
一、原文出处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知道言语的奥妙,我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人内心所具有的正大光明、刚毅不屈的精神力量,是一种与天地相通的道德境界。
二、苏轼与“浩然之气”的关系
虽然“吾善养浩然之正气”并非苏轼原创,但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并在其诗文中有大量体现“浩然之气”的精神。例如:
- 《留侯论》 中提到:“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正是对“浩然之气”的一种形象表达。
- 《赤壁赋》 中也有类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慨,表现出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
因此,苏轼虽未直接使用“吾善养浩然之正气”这句话,但他确实在其文章中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这一思想。
三、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 |
| 原文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 意思 | 表示善于培养一种正大光明、刚毅不屈的精神力量 |
| 是否出自苏轼 | 否 |
| 苏轼是否引用 | 是,苏轼在其文章中多次体现“浩然之气”的思想 |
| 相关作品 | 《留侯论》、《赤壁赋》等 |
| 思想来源 | 儒家思想,尤其是孟子的“浩然之气”理论 |
四、结语
“吾善养浩然之正气”虽非苏轼原创,但他在文学创作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士大夫的精神风貌。这也说明,古代文人常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与意义。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苏轼的思想深度与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