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虞世南拼音

  来源:网易   编辑:单于博逸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蝉为题材,通过描写蝉的高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其拼音: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文章内容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小诗。全诗仅二十个字,却将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境界。

首句“垂緌饮清露”描绘了蝉在高枝上悬挂着触须,吸食着清晨的甘露的情景。“緌”指的是蝉的触须,而“清露”象征着纯净与高洁。这一画面展现了蝉的优雅姿态,也隐喻了诗人追求纯洁品质的心志。

第二句“流响出疏桐”进一步刻画了蝉鸣的声音。“流响”表示蝉鸣悠长且清晰,“疏桐”则是指稀疏的梧桐树。蝉鸣从梧桐间传出,显得格外悦耳动听,这不仅表现了蝉的特性,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三句“居高声自远”点明了蝉之所以能够发出如此响亮的声音,并不是因为借助外界的力量,而是因为它处于高处。这里借蝉寓人,强调了一个人只有立足于高远之处,才能达到更广阔的视野和影响力。

最后一句“非是藉秋风”则表明蝉鸣并非依靠秋风的帮助。这一句深化了主题,说明真正的成功来源于自身的努力与内在修养,而非依赖外力。

综上所述,《蝉》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诗人自我写照,体现了他对高尚品德的不懈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