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是一种用于因式分解二次三项式的数学方法,尤其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代数学习中非常常见。它通过将二次项的系数与常数项进行“十字”交叉相乘的方式,找到合适的中间项,从而实现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一、基本概念
| 概念 | 含义 |
| 二次三项式 | 形如 $ ax^2 + bx + c $ 的多项式,其中 $ a \neq 0 $ |
| 因式分解 | 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形式 |
| 十字相乘法 | 一种通过交叉相乘找到合适因数的因式分解方法 |
二、十字相乘法的步骤
1. 写出原式:例如 $ x^2 + 5x + 6 $
2. 确定首项系数和常数项:首项为 $ 1 $(即 $ x^2 $),常数项为 $ 6 $
3. 寻找两个数:这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常数项($ 6 $),和等于中间项的系数($ 5 $)。这里找的是 $ 2 $ 和 $ 3 $
4. 写成因式形式:$ (x + 2)(x + 3) $
三、适用范围
| 情况 | 是否适用 |
| 二次三项式 | 是 |
| 首项系数为 1 | 是 |
| 首项系数不为 1 | 需要调整,但也可使用 |
| 无法找到合适的因数组合 | 否 |
四、举例说明
| 原式 | 分解结果 | 说明 |
| $ x^2 + 5x + 6 $ | $ (x + 2)(x + 3) $ | 2 × 3 = 6,2 + 3 = 5 |
| $ x^2 - 7x + 12 $ | $ (x - 3)(x - 4) $ | (-3) × (-4) = 12,-3 + (-4) = -7 |
| $ 2x^2 + 7x + 3 $ | $ (2x + 1)(x + 3) $ | 2×1=2,1×3=3,2×3+1×1=7 |
五、注意事项
-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两个数,说明这个二次三项式不能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 当首项系数不是 1 时,需要尝试不同的组合,可能需要更多的试错。
- 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的一种技巧,不是万能的方法。
六、总结
十字相乘法是一种实用且直观的因式分解方法,特别适用于首项系数为 1 的二次三项式。掌握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代数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