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甄选问答 >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原文及翻译

2025-09-30 16:34:50

问题描述: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原文及翻译,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16:34:50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原文及翻译】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一生清廉自律,重视教育,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他在任期间,不仅注重国家治理,还以慷慨好施著称,尤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用于赈济灾民、兴办义学,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

一、原文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出自《宋史·范仲淹传》,节选如下:

>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在杭州,见吴中岁饥,民多流徙,乃出俸钱募人籴米,以赈饥民。又置义庄,以赡宗族。凡所至,皆有惠政。卒之日,家无余财,惟藏书数千卷而已。

二、翻译

范仲淹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天下的事情当作自己的责任。他曾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他在杭州任职时,看到吴中地区当年遭遇饥荒,百姓大量流离失所,于是拿出自己的俸禄,招募人去购买粮食,用来救济灾民。他还设立了义庄,用来赡养同宗族的人。凡是他任职的地方,都推行了许多惠及百姓的政策。他去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只有几千卷藏书罢了。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人物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称号 文正公,谥号“文正”
核心思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行为表现 轻财好施,赈济灾民,设立义庄,兴办义学
个人品质 清廉自律,心系百姓,无私奉献
生平特点 早年立志,为官清正,死后家无余财
历史影响 以德行著称,影响后世士人价值观

四、结语

范文正公一生践行仁政理念,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士人”的责任与担当。他的“轻财好施”不仅是对个人财富的淡泊,更是对社会公益的高度关注。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