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学士茅屋原文及译文】《柏学士茅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于其咏史怀古类作品。该诗通过描写一位隐居山林的学者(柏学士)的简朴生活,表达了对高洁人格和清贫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人才埋没的感慨。
一、原文
> 柏学士茅屋
> 杜甫
> 久客多忧思,开轩坐闲堂。
> 长风破山麓,白日落西墙。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吾慕鲁仲连,去国辞纷纭。
> 但见白云飞,不闻车马喧。
> 岂无一身饱,所贵在守贞。
> 愿君保此志,终老卧云根。
二、译文
> 我长期漂泊在外,心中充满忧虑,今天在窗前坐下,静静思考。
> 大风吹过山脚,太阳缓缓西沉,照在西墙上。
> 草木自有其本心,何必等待美人来采摘呢?
> 空荡荡的山中,松果纷纷落下,那位隐士大概还未入睡吧。
> 我敬佩鲁仲连那样的人,离开国家,远离尘世的纷扰。
> 只看到白云飘动,听不到车马喧闹的声音。
> 难道他没有一顿饱饭吃吗?但他更看重的是坚守自己的操守。
> 希望你能保持这份志向,一生安于山林,与云为伴。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 |
诗体 | 五言古诗 |
主题 | 赞美隐士高洁品格,表达对清贫生活的向往 |
思想情感 | 对现实不满,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借景抒情 |
用典 | “鲁仲连”——战国时期著名隐士,象征高洁之志 |
结构 | 先写环境,再引出人物,最后抒发情怀 |
四、结语
《柏学士茅屋》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厚的思想感情。杜甫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诗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已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本真与道德操守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