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什么句式】一、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是记载孙权与吕蒙之间一段重要对话的内容。这句话在文言文中具有典型的句式结构,体现出古汉语中常见的并列、承接和省略等语法现象。
从句式角度分析,“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一个并列复句,其中包含两个分句:“肃遂拜蒙母”和“结友而别”。这两个分句通过“而”连接,表示动作的连续发生,同时也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此外,句子中还包含了省略成分,如主语“肃”在第二个分句中被省略,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句式分析表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 原文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 句式类型 | 并列复句 |
| 分句结构 | “肃遂拜蒙母” + “结友而别” |
| 连词使用 | “而”连接两个动作,表示承接或顺承关系 |
| 主语省略 | 第二分句“结友而别”的主语“肃”被省略 |
| 动作顺序 | 先拜母,后结友,最后告别 |
| 语义关系 | 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由敌对到友好) |
| 文言特点 | 省略、承接、并列、简练 |
三、补充说明
此句不仅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礼仪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通过“拜母”这一行为,可以看出鲁肃对吕蒙的尊重;而“结友而别”则表明两人关系从对立走向了亲密,体现了人物性格的转变和情感的升华。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这类文言句式常用于训练学生对古汉语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对“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句式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逻辑。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他文言句式,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