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怎么读暴殄天物怎么解释】“暴殄天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批评浪费资源、破坏珍贵事物的行为。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读,包括发音、含义、出处及用法等。
一、
“暴殄天物”读音为 bào tiǎn tiān wù,其中“暴”意为残害,“殄”意为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宝贵之物或人类创造的珍贵物品。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任意糟蹋、浪费宝贵的财物或资源,是一种对资源的不负责任行为。
该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思是商纣王残暴无道,糟蹋了上天赐予的万物,危害百姓。后人常用此成语来警示人们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在现代语境中,“暴殄天物”不仅可用于物质资源的浪费,也可用于人才、机会等非物质资源的浪费。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读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
含义 | 指任意糟蹋、浪费宝贵的财物或资源,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 |
出处 | 《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字面意思 |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之物或人类创造的珍贵物品。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可作谓语、宾语或定语。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糟蹋东西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节约用度、爱护财物 |
示例 | 他把公司的好项目随意放弃,简直是暴殄天物。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使用“暴殄天物”时要注意语境,确保其符合表达的严肃性与合理性。例如:
- 书面语:适用于正式文章、议论文或评论中,强调对资源浪费的批评。
- 口语:可用于劝诫他人珍惜资源,但不宜过于生硬或频繁使用。
通过了解“暴殄天物”的读音、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深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暴殄天物”的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