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词语意思】“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以春蚕和蜡烛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理想或事业的执着与奉献精神。下面将从词语含义、诗句背景及整体寓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春蚕 | 指春天的蚕,象征辛勤、奉献的劳动者。 |
到死 | 表示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强调坚持到底的精神。 |
丝 | 蚕吐出的丝,象征付出、奉献,也指情感的牵绊。 |
方尽 | 才停止,表示只有在生命结束时才停止付出。 |
蜡炬 | 蜡烛,象征光明、牺牲和奉献。 |
成灰 | 烧成灰烬,比喻彻底的牺牲。 |
泪 | 指蜡烛燃烧时滴落的“泪”,象征泪水、痛苦与坚持。 |
二、诗句背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原诗为: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通常被解读为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全诗最著名的句子之一,常被用来形容无私的奉献精神,尤其是在爱情、友情或事业中。
三、整体寓意
1. 奉献精神:春蚕一生只吐丝一次,直到死亡才停止;蜡烛燃烧至尽,才不再流泪。这象征着一种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精神。
2. 执着与坚守: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
3. 深情厚意:在爱情中,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直至生命的尽头。
四、总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与奉献,往往是在无声中完成的,是不计得失、不问归期的坚持。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商隐《无题》 |
词语含义 | 春蚕、丝、到死、方尽等词均象征奉献与坚持 |
诗句背景 | 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 |
整体寓意 | 奉献、执着、深情、牺牲精神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春蚕到死丝方尽”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值得敬仰的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或守护感情的过程中,要像春蚕一样,默默耕耘,直到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