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乐毅论原文及翻译】《乐毅论》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虽非其书法作品的标题,但该文常被后人书写为碑帖,成为书法学习的重要内容。此文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所作,内容讲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辅佐燕昭王伐齐、功成身退的故事,寓意深远,体现了忠诚、智慧与节操。
本文将对《乐毅论》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白话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其内涵与历史背景。
一、文章总结
《乐毅论》以史实为基础,通过讲述乐毅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敬仰之情。文中不仅描绘了乐毅的军事才能,还强调了他不居功自傲、知进知退的高尚品德。王羲之将其书为碑帖,不仅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高超,也使这篇文章在后世流传更广。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夫,贤者之政,明于天下,达于四海,而能安危定倾,济世救民者,岂非圣人之道乎? | 贤能之人治理国家,能够明察天下,通达四方,安定危局,拯救百姓,这难道不是圣人的治国之道吗? |
乐毅,燕之贤将也,辅昭王以兴燕,伐齐以复仇,功成而不居,德高而无怨。 | 乐毅是燕国的贤将,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讨伐齐国以报父仇,功成之后不居功自傲,德行高尚却无人怨恨。 |
其志也,不以位为荣,不以利为重,惟义是从,惟道而行。 | 他的志向不在于官位的荣耀,也不在于利益的获取,只遵循道义,依循正道行事。 |
故曰: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 所以说:君子的德行如风,小人的德行如草。风吹过草,草必定倒伏。 |
今观乐毅之迹,可谓得其道矣。 | 现在看乐毅的事迹,可以说他真正掌握了治国之道。 |
人君若能任贤,用人不疑,赏罚分明,则天下可治。 | 如果君主能任用贤才,信任臣子,赏罚分明,那么天下就可以治理好。 |
乐毅之功,虽不显于一时,而其德,足以垂世。 | 乐毅的功绩虽然不显赫于一时,但他的德行足以流传后世。 |
三、结语
《乐毅论》虽为古文,但其思想深刻,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关于道德、政治与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王羲之将其书写成帖,使其在书法与文学两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此文,不仅能了解古代贤臣的风范,也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