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是啥意思】“循规蹈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守规矩、按部就班,不越界、不逾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社会对行为规范的重视,强调在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下生活和工作。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循规 | 遵循规则 |
蹈矩 | 践行法度 |
整体含义 | 指人做事遵守规矩,不越轨、不越界,表现得比较保守或稳重 |
二、来源与用法
“循规蹈矩”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然并非直接出自此句,但其精神与儒家思想中的“守礼”、“遵道”一脉相承。
在现代汉语中,“循规蹈矩”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方式,带有褒义或中性色彩。例如:
- 他在工作中总是循规蹈矩,从不越权。
- 这个孩子从小就很循规蹈矩,老师对他很放心。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员工按流程办事,表现出循规蹈矩的态度 |
教育环境 |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被视为好学生 |
日常生活 | 家长希望孩子做事有分寸,不要过分任性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按部就班 |
反义词 | 任意妄为、我行我素、标新立异 |
五、总结
“循规蹈矩”是一种强调遵守规则、遵循传统的行为方式。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评价,有时是褒义,表示稳重可靠;有时则可能被看作缺乏创新或灵活性。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避免误解其含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循规蹈矩”的实际意义,并在日常交流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