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什么意思】“博学多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广博、才能出众。它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在多个方面都有所涉猎和掌握。这个词语通常带有褒义,用于赞美那些学识丰富、能力全面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博学 | 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形容人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 |
多才 | 才能多样,技能全面 | 《晋书·王导传》:“文武兼资,才略兼美。” | 指人在多个方面有突出才能 |
博学多才 | 知识广博且才能出众 | —— | 常用于形容人学识渊博、能力全面 |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1. 夸赞他人:如“他真是博学多才,无论是历史还是科技,都能侃侃而谈。”
2. 自我描述:如“我虽不敢称博学多才,但对各类知识都略有涉猎。”
3.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人物形象,如“这位学者博学多才,深受学生敬仰。”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博古通今 | 才疏学浅 |
才高八斗 | 学识浅薄 |
见多识广 | 一知半解 |
四、使用注意事项
- “博学多才”强调的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不能仅指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
-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时,应根据对象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 避免滥用,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五、总结
“博学多才”是一个高度赞扬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还具备多种才能。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肯定时。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赞赏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