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分别是谁】《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时期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泊、反抗朝廷的故事。这108位好汉被分为“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象征着天命与地灵的结合。本文将对这108位好汉进行简要总结,并列出他们的名字。
一、三十六天罡星
天罡星代表的是天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多为梁山泊的核心领导力量,性格刚烈、义气十足,是起义军中的中坚力量。
序号 | 星名 | 好汉姓名 |
1 | 天魁星 | 宋江 |
2 | 天罡星 | 卢俊义 |
3 | 天机星 | 吴用 |
4 | 天闲星 | 公孙胜 |
5 | 天勇星 | 关胜 |
6 | 天雄星 | 林冲 |
7 | 天猛星 | 秦明 |
8 | 天威星 | 花荣 |
9 | 天英星 | 晁盖 |
10 | 天贵星 | 史进 |
11 | 天富星 | 柴进 |
12 | 天满星 | 朱仝 |
13 | 天孤星 | 阮小七 |
14 | 天伤星 | 张横 |
15 | 天立星 | 解珍 |
16 | 天捷星 | 燕顺 |
17 | 天暗星 | 李俊 |
18 | 天佑星 | 顾大嫂 |
19 | 天空星 | 董平 |
20 | 天速星 | 蒋敬 |
21 | 天异星 | 孔亮 |
22 | 天杀星 | 黄信 |
23 | 天微星 | 徐宁 |
24 | 天究星 | 孙立 |
25 | 天败星 | 时迁 |
26 | 天牢星 | 呼延灼 |
27 | 天慧星 | 朱武 |
28 | 天暴星 | 郝思文 |
29 | 天哭星 | 邓飞 |
30 | 天巧星 | 乐和 |
31 | 地辅星 | 蔡庆 |
32 | 地藏星 | 索超 |
33 | 地佑星 | 雷横 |
34 | 地灵星 | 石秀 |
35 | 地兽星 | 李逵 |
36 | 地微星 | 项充 |
二、七十二地煞星
地煞星则代表地面的英雄,他们多为地方豪杰或江湖好汉,虽不如天罡星那样显赫,但在梁山泊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序号 | 星名 | 好汉姓名 |
1 | 地煞星 | 陈达 |
2 | 地奇星 | 杨春 |
3 | 地猛星 | 李俊 |
4 | 地文星 | 陶宗旺 |
5 | 地正星 | 郭盛 |
6 | 地辟星 | 皇甫端 |
7 | 地阖星 | 龚旺 |
8 | 地强星 | 薛永 |
9 | 地暗星 | 金大坚 |
10 | 地佐星 | 邓飞 |
11 | 地灵星 | 石秀 |
12 | 地兽星 | 李逵 |
13 | 地微星 | 项充 |
14 | 地慧星 | 朱武 |
15 | 地暴星 | 郝思文 |
16 | 地默星 | 呼延灼 |
17 | 地猖星 | 李应 |
18 | 地狂星 | 王英 |
19 | 地走星 | 燕顺 |
20 | 地巧星 | 乐和 |
21 | 地明星 | 石勇 |
22 | 地进星 | 王定六 |
23 | 地退星 | 王英 |
24 | 地满星 | 朱仝 |
25 | 地遂星 | 时迁 |
26 | 地周星 | 项充 |
27 | 地月星 | 李俊 |
28 | 地罗星 | 顾大嫂 |
29 | 地光星 | 朱武 |
30 | 地耗星 | 蒋敬 |
31 | 地贼星 | 孔亮 |
32 | 地狗星 | 邓飞 |
33 | 地狼星 | 石秀 |
34 | 地猴星 | 李逵 |
35 | 地风星 | 燕顺 |
36 | 地猛星 | 李俊 |
37 | 地僻星 | 郭盛 |
38 | 地空星 | 皇甫端 |
39 | 地劫星 | 龚旺 |
40 | 地辅星 | 蔡庆 |
41 | 地囚星 | 薛永 |
42 | 地藏星 | 索超 |
43 | 地平星 | 雷横 |
44 | 地损星 | 李俊 |
45 | 地奴星 | 石秀 |
46 | 地察星 | 李逵 |
47 | 地恶星 | 燕顺 |
48 | 地魂星 | 乐和 |
49 | 地数星 | 石勇 |
50 | 地阴星 | 王定六 |
51 | 地刑星 | 王英 |
52 | 地壮星 | 项充 |
53 | 地劣星 | 李俊 |
54 | 地健星 | 朱武 |
55 | 地耗星 | 蒋敬 |
56 | 地贼星 | 孔亮 |
57 | 地狗星 | 邓飞 |
58 | 地狼星 | 石秀 |
59 | 地猴星 | 李逵 |
60 | 地风星 | 燕顺 |
61 | 地猛星 | 李俊 |
62 | 地僻星 | 郭盛 |
63 | 地空星 | 皇甫端 |
64 | 地劫星 | 龚旺 |
65 | 地辅星 | 蔡庆 |
66 | 地囚星 | 薛永 |
67 | 地藏星 | 索超 |
68 | 地平星 | 雷横 |
69 | 地损星 | 李俊 |
70 | 地奴星 | 石秀 |
71 | 地察星 | 李逵 |
72 | 地恶星 | 燕顺 |
总结
《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不仅是人物的分类,更是一种象征性的安排,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忠义、天命和人伦的理解。这些好汉虽然出身不同、性格各异,但都因“替天行道”的信念聚集在梁山泊,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队伍。尽管最终结局悲壮,但他们所展现的义气与忠诚,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