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的京使什么意思】一、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全诗为: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赴边塞时,与一位即将返回京城的使者相遇,因无纸笔书写家书,只能托他带话回家的思乡之情。
其中,“京使”指的是从边塞或外地返回京城的使者。在古代,朝廷常派遣官员或信使往返于各地,传递政令、消息或家书。“京使”即指这些前往京城的人。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作用 |
逢入京使 | 遇到一位即将返回京城的使者 | 《逢入京使》诗中 | 表达诗人与使者相遇的情景 |
京使 | 从外地或边塞返回京城的使者 | 古代官制及通信制度 | 负责传递信息、政令或家书 |
故园 | 诗人的故乡 | 岑参的家乡在长安附近 |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龙钟 | 潦倒、失意的样子 | 形容诗人因思乡而流泪 | 增强情感表达 |
传语 | 传达话语 | 诗人无法写信,只能托人带话 | 表现无奈与牵挂 |
三、补充说明
“京使”一词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边塞诗中,常常出现诗人与使者相遇的情节。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的现实,也反映了文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岑参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生活,《逢入京使》虽短小,却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是其代表作之一。
四、结语
“逢入京使”的“京使”是指从边塞或外地返回京城的使者。通过与这位使者相遇,诗人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