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资料】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名史铁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他以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多围绕人生、命运、生命的意义等主题展开,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以下是对史铁生的简要资料总结:
一、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史铁生 |
出生日期 | 1951年1月4日 |
逝世日期 | 2010年12月31日 |
籍贯 | 北京 |
职业 | 作家、散文家、小说家 |
主要作品 | 《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二、主要经历
- 1951年:出生于北京。
- 1967年:初中毕业后赴陕西延安插队。
-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 1983年:发表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引起文坛关注。
- 1985年:出版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标志着其文学风格的成熟。
- 199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多部散文集与小说,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 2010年: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9岁。
三、文学风格与思想特色
史铁生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探讨生命的意义、苦难的价值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他善于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普遍的人性问题,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四、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 | 类型 | 简介 |
《我与地坛》 | 散文 | 记录了作者在地坛公园中的思考与感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务虚笔记》 | 小说 | 以第一人称叙述,融合了回忆、幻想与现实,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
《病隙碎笔》 | 散文 | 在病中写下的随笔,表达了对生命、信仰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小说 | 描写了知青时期的生活,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青春与理想。 |
五、社会评价与影响
史铁生的作品被广泛阅读和研究,许多学者认为他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具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字不仅打动人心,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教材,成为中国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精神的指引。他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至今仍激励着无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