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游戏最早叫什么】“吃鸡”是近年来在游戏圈中非常火爆的一个术语,通常指的是《绝地求生》(PUBG)这类大逃杀类游戏。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吃鸡”这个名称的由来以及最早的“吃鸡”游戏究竟是什么。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出发,总结并对比几款早期具有“吃鸡”元素的游戏。
一、
“吃鸡”一词最初来源于英文“Battle Royale”,意为“生存竞技”。而“吃鸡”则是指玩家在游戏中成功存活到最后,击败所有对手,最终获得胜利的行为。虽然《绝地求生》(PUBG)是让“吃鸡”概念风靡全球的代表作,但它并不是最早出现“吃鸡”玩法的游戏。
早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初,就已经有类似“吃鸡”机制的游戏出现。比如《战术竞技场》(Tactical Fighter)、《Halo 2》中的“死亡竞赛”模式等,这些游戏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吃鸡”,但它们为“吃鸡”玩法奠定了基础。
真正意义上被称为“吃鸡”游戏的鼻祖,是2017年上线的《绝地求生》(PUBG)。它不仅推动了“吃鸡”文化的普及,也让这一类型的游戏成为主流。
二、表格:早期“吃鸡”类游戏对比
游戏名称 | 发布时间 | 类型 | 特点 | 是否可称为“吃鸡” | 备注 |
《战术竞技场》(Tactical Fighter) | 1998 | 射击 | 玩家组队对抗,最后存活者获胜 | 否 | 早期尝试,非独立游戏 |
《Halo 2》 | 2004 | 第一人称射击 | 死亡竞赛模式,多人对战 | 否 | 没有“跳伞”机制 |
《Defense of the Ancients》(DOTA) | 2003 | MOBA | 虽非射击类,但有“击杀”机制 | 否 | 不属于“吃鸡”类型 |
《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PUBG) | 2017 | 大逃杀 | 100人跳伞,最后存活者获胜 | 是 | 最早引爆“吃鸡”热潮 |
《绝地求生》(PUBG Mobile) | 2018 | 手机端 | 移植版,玩法一致 | 是 | 风靡全球移动端 |
三、结语
“吃鸡”游戏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电子游戏从单机到多人在线、从简单对抗到复杂策略的演变。虽然《绝地求生》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吃鸡”游戏,但它的成功离不开早期游戏中“吃鸡”元素的探索与积累。未来,“吃鸡”玩法仍将继续演化,带来更多创新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