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矍铄是指什么意思】“精神矍铄”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虽然年纪较大,但依然显得非常有活力、精神饱满。这个词语多用于赞美老年人,表示他们虽年岁已高,却依然神采奕奕、精力充沛。
一、
“精神矍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意是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后来引申为形容老年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神采飞扬、充满活力。该词多用于正面评价,强调一个人即使在年纪较大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二、表格形式展示
词语 | 精神矍铄 |
拼音 | jīng shén jué shuò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含义 | 形容人虽年老,但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
使用对象 | 多用于形容老年人 |
用法 | 常作谓语或定语,如:“他精神矍铄,看起来比年轻人还有活力。” |
近义词 | 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精力充沛 |
反义词 | 老态龙钟、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带有赞赏意味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日常交流:
“李爷爷虽然七十多岁了,但精神矍铄,每天还去公园打太极。”
- 新闻报道:
“这位退休教师精神矍铄,仍坚持每周为社区孩子辅导功课。”
- 文学作品:
“老人站在夕阳下,精神矍铄,仿佛岁月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四、注意事项
- “精神矍铄”主要用于描述中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不宜用于年轻人。
- 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造成误解。
- 该词具有较强的褒义色彩,适合用于表达对他人健康和活力的赞美。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精神矍铄”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生命质量的肯定与尊重。它提醒我们,年龄并不是决定精神状态的唯一因素,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身体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