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原文翻译及赏析】一、
《行到水穷处》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是其山水田园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闲适心境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行到水穷处”一句,表面写的是诗人走到溪流尽头,实则象征着人生旅程的极限或困境。而“坐看云起时”则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豁达,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格
内容类别 | 内容 |
原诗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出处 | 唐·王维《终南别业》 |
作者简介 |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世称为“诗佛”,擅长山水田园诗。 |
原文翻译 | 走到溪水的尽头,坐下来看云雾升起。 |
诗句解析 | “行到水穷处”:象征人生走到尽头或面临困境;“坐看云起时”:表现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从容与豁达。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保持淡泊、超然的心境。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诗中有画”的风格。 |
文化意义 | 体现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影响后世文人精神追求。 |
三、结语
《行到水穷处》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王维个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行至水穷,坐看云起”的豁达心态,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精神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