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诗,与《桃花源记》相辅相成,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人间乐土。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一、
《桃花源诗》以一种梦幻般的笔触,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生活安逸,没有战乱和压迫。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的世界,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的内容虽短,但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重要作品之一。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 秦朝暴政扰乱了天道秩序,贤人纷纷逃避这个乱世。 |
黄绮之商山,乃在汉代初。 | 东园公、绮里季等四人隐居于商山,是在汉初时期。 |
吾亦爱吾庐,得此不事仕。 | 我也喜爱我的茅屋,因此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
桃花源中人,自云先世避秦时。 | 桃花源中的人说,他们祖先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而来到这里。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这里的人都说:“这里的事情不值得对外人讲。”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来的路走,处处做记号。 |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把这件事说了。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太守立刻派人跟随他前去寻找,按照他做的记号去找,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那条路了。 |
三、结语
《桃花源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内容深邃,寓意丰富。它不仅是陶渊明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的一种寄托。通过诗歌的形式,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娓娓道来,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如想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思想与创作背景,可结合《桃花源记》进行对比阅读,更能体会其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