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的意思是什么】“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时非常熟练、轻松自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也反映了其对事物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技巧的熟练度。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心应手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出处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本义 | 心里明白,手上就跟着做,形容技艺纯熟、运用自如。 |
引申义 | 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没有障碍。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技能熟练、操作灵活、应对自如的情况。 |
近义词 | 熟能生巧、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
反义词 | 手足无措、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
二、成语解析与用法
“得心应手”最早出自《庄子》,原意是说人的内心理解了某种道理,手便能自然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后来引申为在处理事情时,因为熟悉、熟练,所以能够轻松应对。
例如:
- 他在工作中表现得心应手,很快就被提拔为部门主管。
- 她弹钢琴得心应手,常常赢得观众的掌声。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内在的理解与外在的行动相一致,说明一个人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能够做得很好。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人或人的行为,如“他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2. 语气色彩:偏正面,带有褒义,表示能力高超、经验丰富。
3.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形容物品或抽象概念,如“这个工具得心应手”不太合适。
四、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表达熟练、自如的成语,适用于描述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高超技能和良好状态。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能力,也展现了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