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茹毛饮血是什么意思】“茹毛饮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食其毛。”原意是指远古时期人类尚未学会用火,只能生吃动物的肉和喝动物的血,连毛发也一起吞下。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原始、野蛮的生活状态,也比喻人或社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
一、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茹毛饮血 |
拼音 | rú máo yǐn xuè |
出处 | 《礼记·礼运》 |
原意 | 远古时期人们生吃动物,饮其血,食其毛 |
引申义 | 形容原始、野蛮的生活方式;也指社会或人的状态落后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历史或文化发展初期 |
示例 | 古代先民茹毛饮血,生活极为艰苦。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历史研究:在讨论古代人类生活方式时,常用来形容早期人类的生存状态。
2. 文学作品:用于描写原始部落或未开化的环境。
3. 比喻用法:可用于批评某些人或社会仍停留在落后的阶段,缺乏文明进步。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茹毛饮血”的关系 |
饥不择食 | 饿的时候什么食物都吃 | 与“茹毛饮血”相似,但更强调饥饿状态下的选择 |
粗茶淡饭 | 简单朴素的生活 | 更偏向于物质上的简朴,而非原始状态 |
飞禽走兽 | 动物的总称 | 与“茹毛饮血”中提到的动物有关,但无直接意义关联 |
四、总结
“茹毛饮血”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还承载着对人类早期生活的形象描述。它提醒我们,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科技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迁。在日常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合理运用,避免误用或曲解其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