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解释】《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石灰为题材,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清白正直的高尚情操。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
一、诗歌原文: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
这首诗通过描写石灰的形成过程,象征了诗人自身的品格与志向。诗中“千锤万凿”形容石灰从矿石中开采的艰难;“烈火焚烧”比喻经历磨难和考验;“粉骨碎身”表现了为了坚守信念而甘愿牺牲的精神;“清白在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下清廉正直的名声,为后人所敬仰。
整首诗以石灰自喻,展现了作者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气节,同时也反映了他忠于国家、为民请命的崇高理想。
三、诗句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石灰是从深山中经过无数锤击和凿挖才被开采出来的,象征人生经历的磨难与艰辛。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在高温下被烧制,但诗人却认为这是平常之事,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粉骨碎身浑不怕 | 即使身体被粉碎,也毫不畏惧,体现了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最终目的是要在世间留下清白之名,表达了诗人追求正义、清廉的决心。 |
四、思想内涵
《石灰吟》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石灰的“炼制”过程,隐喻了人生的磨砺与人格的升华。诗人借石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信念,即: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清白、正直的品格,不为权势所屈服。
五、结语
《石灰吟》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简洁的语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石灰的赞美,更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与压力时,应坚守本心,保持清白正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