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什么的决定】监察委员会是国家行使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在处理违法的公职人员时,监察委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以下是监察委员会对违法公职人员可能作出的主要决定类型及其依据和适用情况的总结:
一、
监察委员会在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违法案件后,会根据调查结果和法律条款,依法作出以下几种决定:
1. 政务处分决定:对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
2. 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涉嫌职务犯罪的,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3. 提出监察建议:针对单位或部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4. 免予或不予政务处分:对于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依法免予或不予政务处分。
5. 撤销案件:若调查后确认无违法事实,可依法撤销案件。
这些决定体现了监察委员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针,既维护了法律尊严,也保障了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表格展示
决定类型 | 法律依据 | 适用情形 | 处理方式 |
政务处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 涉嫌职务违法但未构成犯罪 | 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
移送司法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涉嫌职务犯罪 | 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监察建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 发现单位或部门存在管理漏洞 | 提出整改建议 |
免予或不予处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 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 | 不予处分或免予处分 |
撤销案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 调查后确认无违法事实 | 终止调查并撤销案件 |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监察委员会在处理违法公职人员时,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每项决定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