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具体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中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所作出的刑事处罚规定。该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其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也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而有所调整。本文将从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内容。
一、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 行为性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
2. 金额大小:受贿数额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
3. 情节严重性:如多次受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即使数额不大,也可能构成犯罪。
具体立案标准如下:
| 情形 | 立案标准 |
| 一般情况 |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在3000元以上 |
| 情节较重 | 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如多次受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 情节特别严重 | 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造成重大损失、恶劣社会影响等 |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立案标准进行了细化,明确了不同数额对应的立案门槛。
二、受贿罪的量刑标准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受贿金额、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具体量刑如下:
| 受贿金额 | 量刑幅度 |
| 3000元至3万元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 3万元至10万元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 10万元以上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 有特别严重情节的 | 可能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此外,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加重处罚:
- 多次受贿;
-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
- 在重要岗位上长期从事受贿行为。
三、总结
受贿罪作为职务犯罪的重要类型,其立案和量刑标准在法律中均有明确规定。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法律规定也在逐步完善。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而言,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任何形式的受贿行为;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则应依法公正裁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附:受贿罪立案与量刑对照表
| 项目 | 内容 |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第386条、第383条 |
| 立案条件 |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达到立案标准 |
| 量刑依据 | 受贿金额、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 |
| 量刑档次 | 三年以下、三年至十年、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死刑 |
| 附加刑 | 罚金、没收财产等 |
本内容基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整理,旨在提供参考信息,具体案件应以司法机关认定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