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已成为党内监督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式。这一提法源自中央纪委提出的“四种形态”,旨在通过早期提醒、及时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推动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红脸出汗”是指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让干部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羞愧感;“咬耳扯袖”则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个别谈话、提醒警示等方式,帮助干部及时改正错误,避免问题扩大化。这两种方式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监督工作的常态做法。
下面是对“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工作方式的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红脸出汗”指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干部认识到自身问题;“咬耳扯袖”指通过个别提醒帮助干部及时改正错误。 |
背景 | 中央纪委提出“四种形态”,强调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
目的 | 防止小错变大祸,维护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
实施方式 | 个别谈话、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通报典型案例等。 |
适用对象 |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人员。 |
工作原则 |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效。 |
效果体现 | 干部纪律意识增强,违纪行为减少,党内政治生态逐步改善。 |
通过“红脸出汗、咬耳扯袖”的常态化机制,各级党组织能够更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形成“治病于未发之时”的良好氛围。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红脸出汗、咬耳扯袖”不仅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手段,更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