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的意思及造句】“麻木不仁”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缺乏敏感或反应迟钝。它不仅用于描述身体上的麻木,也常用于比喻心理上的冷漠或对他人痛苦的无动于衷。下面我们将从含义、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麻木不仁 | 原指身体失去知觉,后多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或对他人的痛苦漠不关心。 |
二、用法说明
- 字面意思:形容身体部分失去感觉。
- 引申义: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社会或事件缺乏同情心或责任感,表现得冷淡、无情。
- 常见搭配:常与“冷漠”、“无情”等词搭配使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冷漠无情、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
反义词 | 敏感细腻、富有同情心、热心助人、关怀备至 |
四、造句示例
句子 | 用途 |
他对别人的困难总是麻木不仁,从不伸出援手。 | 描述一个人对他人缺乏同情心 |
这个政策让许多基层群众感到麻木不仁,失去了希望。 | 引申为对社会问题的冷漠态度 |
他长期在医院工作,早已对病痛麻木不仁。 | 描述职业带来的心理变化 |
老师对学生的问题麻木不仁,导致学生越来越自卑。 | 表达对教育问题的批评 |
五、总结
“麻木不仁”一词虽然源自身体感受,但更多用于描述心理状态。在日常交流中,它往往带有负面色彩,用来批评那些对他人痛苦无动于衷的人。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批判性。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麻木不仁”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