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
《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是记录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通过叙述晋灵公的暴虐行为及其最终被臣子所杀的过程,揭示了“君不君,则臣不臣”的道理,强调了君主应以德治国、遵守礼法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简练,叙事清晰,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君主责任的重视。文章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是研究先秦历史与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 晋灵公不像个君主:加重赋税来装饰宫墙;从高台上用弹弓打人,看他们躲避弹丸;厨师煮熊掌没煮熟,就杀了他,把尸体放在竹筐里,让妇女抬着经过朝廷。 |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曰:“宫室具矣。”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 赵盾和士季看到他的手,询问原因,回答说:“宫殿已经修好了。”士季说:“如果劝谏不被采纳,就没有人接着劝了。我先去劝,如果不被采纳,你就接着劝吧。” |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三次进去到屋檐下,才回头看他。晋灵公说:“我知道我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应:“谁没有过错?犯了错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
及赵盾,叹曰:“贤哉,赵宣子!戒我以仁,导我以义,吾弗敢忘。” | 到了赵盾那里,感叹道:“赵宣子真贤德啊!用仁爱劝诫我,用道义引导我,我不敢忘记。” |
于是乎出,而令薄赋轻罪,民乃安。 | 于是,晋灵公下令减轻赋税、宽恕罪行,百姓才安定下来。 |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 晋灵公叫狗去咬赵盾,赵盾的家臣提弥明奋力搏斗,把狗杀死了。 |
读《诗》曰:“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读《诗经》说:“喜好娱乐不要过度,贤良的人安详从容。” |
其后,赵盾如晋,见灵公,遂弑之。 | 后来,赵盾回到晋国,见到晋灵公,于是杀了他。 |
三、结语
《晋灵公不君》不仅是一篇历史记载,更是一部充满道德警示的作品。它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君主失德带来的后果,也体现了士大夫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责任感与道德担当。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以德为本,以民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