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箧曳屣中的曳是什么意思】在古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词,理解它们的含义对于把握文章主旨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负箧曳屣”这一成语中的“曳”字进行解析,并通过和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
一、
“负箧曳屣”出自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饿之患矣;而诸生多不勉,何也?”
其中,“负箧曳屣”是描述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辛状态。“负”意为背负,“箧”指书箱或书袋,“曳”则是拖、拉的意思,“屣”是鞋子。合起来,“负箧曳屣”形容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形容生活艰苦却勤奋好学的样子。
“曳”在这里表示“拖动”、“牵引”的动作,强调了行路的艰难与困苦。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代文学中,用来描绘贫寒学子求学的艰辛历程。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含义 | 词性 | 出处 | 用法说明 |
曳 | yè | 拖、拉 | 动词 | 《送东阳马生序》 | 表示拖着鞋子行走,突出行路艰难 |
负 | fù | 背负 | 动词 | 《送东阳马生序》 | 表示背着书箱,体现求学的辛苦 |
箧 | qiè | 书箱、书袋 | 名词 | 《送东阳马生序》 | 指代装书的箱子,象征学习的工具 |
屣 | xǐ | 鞋子 | 名词 | 《送东阳马生序》 | 特指旧鞋,表现生活贫困 |
三、结语
“负箧曳屣”不仅是对古人求学精神的生动描写,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其中“曳”字虽简单,却承载了深刻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文的韵味与思想内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负箧曳屣”这一成语的含义,增强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力与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