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是几年】“十五期间”是中国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实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好地理解“十五期间”的时间范围及其重要性,以下将从时间范围、主要目标、发展成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时间范围
“十五期间”指的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五”)的时间段。该规划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到2005年12月31日结束,共计5年。
二、主要目标
“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
-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
-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三、发展成果
在“十五”期间,中国取得了多项显著的发展成果:
| 方面 | 主要成果 |
| 经济增长 | GDP年均增长约8.6%,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
| 科技进步 |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突破 |
| 基础设施 |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网络大幅扩展 |
| 教育与医疗 |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 环境保护 | 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单位GDP能耗逐步下降 |
四、总结
“十五期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后续的“十一五”乃至“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还在科技、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具体指2001年至2005年这五年时间,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