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一身什么意思】“孑然一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独自一人、没有依靠的状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描述个人处境或情感状态时更为常见。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孑然一身 |
拼音 | jié rán yī shēn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孤寡贫病,不自存者,皆有以养之。若夫匹夫匹妇,无依无靠,孑然一身,是人之所哀也。”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孤独、没有依靠,独自一人生活或处于某种孤立状态。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处境或情感状态,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
二、词语构成解析
- 孑(jié):单独、孤单的意思。
- 然:表示“……的样子”。
- 身:身体,引申为自身、自己。
合起来,“孑然一身”就是“孤单地一个人”的意思。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孤苦伶仃、独来独往、形单影只 |
反义词 | 有家有室、成双成对、群居共处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描述生活状态
- 他从小父母双亡,如今孑然一身,靠打工维持生计。
2. 表达情感状态
- 她在异乡工作,每天下班后都感到孑然一身,格外孤独。
3.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常用来刻画人物的孤独感和内心的挣扎。
五、注意事项
- “孑然一身”虽然字面意思是“一个人”,但更强调的是“孤独、无依无靠”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一个人”。
- 在口语中使用时,语气多带有一种无奈或悲伤的情绪。
六、总结
“孑然一身”是一个形象生动、情感丰富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它不仅描述了人的物理状态,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世界。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