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这首诗的意思】《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于乐府旧题。此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一、诗歌
《古朗月行》原诗如下: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 遥望疑是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儿童视角描写月亮,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好奇与喜爱,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二、诗意解析
内容 | 解析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当作白色的玉盘。表现了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又怀疑它是天上瑶台的镜子,飘浮在青色的云间。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将月亮比作仙境中的镜子。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 想象仙人坐在月亮上,脚下有桂树环绕。这里融入了神话元素,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 |
“遥望疑是月,低头思故乡。” | 远远望去仿佛是月亮,低头时却想起家乡。由景入情,引出思乡之情。 |
三、主题思想
《古朗月行》表面上写的是儿童眼中的月亮,实际上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童趣,也有哲理,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现实的超越。
四、总结
《古朗月行》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情感的诗作,通过描写月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它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古朗月行》 |
作者 | 李白 |
类型 | 五言古诗(乐府诗) |
主题 | 对月亮的想象、人生感慨、思乡之情 |
风格 | 浪漫主义、富有想象力 |
表现手法 | 比喻、拟人、联想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其他作品或《古朗月行》的赏析,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