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基础意思】“惊心动魄”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紧张、刺激或令人感到极度震惊和震撼。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述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或经历。
一、基础意思总结
“惊心动魄”字面意思是“使心惊动,让胆战”。它原本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太祖(曹操)闻之,曰:‘此真将军也!’遂拜为将,令其统兵,以拒袁绍。于是,天下震动,士卒莫不惊心动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事件或场面极为紧张、激烈、令人震撼。
该成语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描述某种极端紧张的场面,如战斗、灾难等;
- 表达对某件事的强烈感受,如惊讶、恐惧、感动等;
- 用于文艺作品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核心含义与用法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惊心动魄 |
拼音 | jīng xīn dòng pò |
字面意思 | 使心惊动,让胆战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情极其紧张、刺激或令人震撼 |
感情色彩 | 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正面或负面情绪 |
适用语境 | 多用于描写紧张、激烈、震撼的场面或情感 |
常见搭配 | 惊心动魄的场面 / 惊心动魄的经历 / 惊心动魄的一刻 |
近义词 | 震撼人心、扣人心弦、惊天动地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索然无味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三、使用建议
在使用“惊心动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语境恰当:适用于描述具有强烈冲击力的事件或情感,避免滥用。
2. 语气适度:不要过度夸张,以免影响表达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结合具体情境:最好能结合具体的事件或场景来使用,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四、结语
“惊心动魄”作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视觉或心理冲击。在写作或口语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也要注意根据实际语境灵活运用,避免流于表面或失去原有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