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端方是什么意思】“品行端方”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端正、行为正直、作风稳健。这个词多用来赞美人的为人处世方式,强调其在品德和行为上的规范与正统。
一、含义总结
“品行端方”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行为举止端正,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这种人通常被认为值得信赖、为人正直、不偏不倚、有原则、守规矩。
词语 | 含义 |
品行 | 指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
端方 | 正直、端正、不偏斜 |
二、词语来源与用法
“端方”一词最早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后经演变,“端方”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品格端正、行为得体。“品行端方”则是将“品行”与“端方”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成语,用于描述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对某人的评价、人物描写等。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人物评价 | 这位老师品行端方,深受学生尊敬。 |
文章描写 | 他从小便养成品行端方的习惯,长大后成为一位受人敬重的官员。 |
领导讲话 | 我们要培养更多品行端方、德才兼备的人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品德高尚、正直无私、光明磊落 |
反义词 | 品行不端、心术不正、歪门邪道 |
五、总结
“品行端方”是形容一个人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重要成语,体现了传统价值观中对个人修养的高度要求。在现代社会,这一词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注重自身品德的培养,做一个正直、可靠、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