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佑的什么以记述典章的制度】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而典章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这一背景下,杜佑编撰了《通典》,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整理和记录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类著作。《通典》共200卷,内容涵盖礼、乐、兵、刑、食、货、吏、户、礼、工等十门,详细记载了从上古至隋唐时期的典章制度演变过程。
杜佑在编纂过程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前代制度的精华,还根据唐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他强调“因时制宜”,主张制度应随时代变化而更新,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制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典》不仅为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提供了详实资料,也为后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行政体系及法律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通典》 | 
| 作者 | 杜佑(唐代) | 
| 成书时间 |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 | 
| 体例 | 政书类著作,按门类分类 | 
| 内容范围 | 涵盖礼、乐、兵、刑、食、货、吏、户、礼、工等十门 | 
| 主要特点 | 系统整理历代典章制度,强调“因时制宜” | 
| 历史地位 | 我国第一部系统记述典章制度的政书 | 
| 影响 | 对后世政治制度研究有深远影响,是研究唐代及古代制度的重要文献 | 
三、结语:
《通典》作为唐代杜佑的代表作,不仅是一部制度史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一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政治文献。它通过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为后人理解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杜佑的治学精神与学术贡献,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