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什么时候】“十二五”是中国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是国家在这一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涵盖了经济、社会、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
一、
“十二五”规划是继“十一五”之后,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制定的重要规划。它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这一时期,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扶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GDP总量稳步提升,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 |
| 实施时间 | 2011年—2015年 |
| 主要目标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环境保护 |
| 核心内容 |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 |
| 成就亮点 | GDP持续增长、扶贫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
| 指导思想 |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三、结语
“十二五”是中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不仅为后续的“十三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这一时期的规划与实施,中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