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失信被执行人”是法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尤其在司法执行过程中经常被提及。它指的是那些有能力履行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故意拒不履行,被法院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或单位。这一制度旨在通过信用惩戒手段,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维护司法权威和公平正义。
一、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又称“老赖”,是指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有履行能力但拒绝履行义务,并且存在规避执行、转移财产等行为的当事人。这类人员会被纳入全国法院系统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一系列信用惩戒措施。
二、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标准
| 序号 | 认定标准 |
| 1 | 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 |
| 2 |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等方式逃避执行 |
| 3 | 通过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规避执行 |
| 4 | 拒不申报财产或提供虚假财产信息 |
| 5 | 其他违反诚信原则、逃避执行的行为 |
三、失信被执行人的后果
| 后果类型 | 具体表现 |
| 信用惩戒 | 被限制高消费、乘坐飞机高铁、贷款、投资等 |
| 社会曝光 | 名单在全国法院网站、媒体等公开发布 |
| 司法处罚 | 可能被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
| 刑事责任 | 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四、如何查询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http://zxgk.court.gov.cn/)
- 各地法院官网
- 人民法院公告平台
- 第三方信用平台(如“企查查”“天眼查”)
五、如何解除失信被执行人身份?
若被执行人已履行义务,或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可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同时,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进行信用修复。
总结:
“失信被执行人”是司法执行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旨在通过信用惩戒推动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至关重要,避免因失信行为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