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天地宽的作者是谁】“谁言天地宽”出自明代诗人夏完淳的《别云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时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精神。
一、
“谁言天地宽”是一句富有情感和历史背景的诗句,出自明末清初的爱国诗人夏完淳之手。该诗创作于明朝灭亡后,夏完淳被捕前,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苍凉,也展现了其强烈的民族气节。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相关信息,以下为表格形式的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谁言天地宽 |
出处 | 《别云间》 |
作者 | 夏完淳 |
朝代 | 明末清初 |
创作背景 | 明朝灭亡,诗人被捕前 |
诗歌主题 | 爱国情怀、悲愤与无奈 |
诗句含义 | 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哀痛 |
二、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年-1647年),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是明末著名的少年诗人,自幼聪慧,才华横溢。在清军入关后,他积极参与抗清活动,最终被捕,并在16岁那年英勇就义。
他的诗风刚健有力,充满爱国激情,尤其以《别云间》最为著名。这首诗写于他被捕前夕,语言凝练,情感深沉,被誉为明末清初诗词中的代表之作。
三、诗句解析
“谁言天地宽”一句,表面上是问“谁能说天地广阔”,实则是在表达一种绝望与无奈的情绪。诗人身处乱世,国破家亡,连生存的空间都显得狭窄,自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句话不仅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四、结语
“谁言天地宽”虽只是一句诗,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与情感。它不仅让我们看到夏完淳的才情与气节,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铭记历史。通过了解这一诗句的出处与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