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帮扶工作总结】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校高度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现将本学期学困生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况
本学期共确定学困生32人,其中小学阶段18人,初中阶段14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并安排教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辅导。通过持续跟踪和评估,大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均有明显进步。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1. 建立学困生档案
对每位学困生进行详细分析,记录其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信息,为后续帮扶提供依据。
2. 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如课后辅导、心理疏导、家校沟通等。
3. 加强教师培训与协作
组织教师学习学困生教育策略,提升教师对学困生的心理引导和教学技巧。
4. 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通过兴趣小组、学习竞赛、课外拓展等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5. 强化家校联系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困生在家表现,形成教育合力。
三、典型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 | 年级 | 学科 | 初期表现 | 帮扶措施 | 成效 |
张小明 | 六年级 | 数学 | 基础薄弱,缺乏自信 | 每日课后10分钟辅导,鼓励参与课堂互动 | 数学成绩提高15分,主动提问次数增加 |
李晓雨 | 七年级 | 英语 | 听力差,词汇量少 | 每周两次听力训练,布置基础阅读任务 | 听力成绩提升20%,单词掌握率提高 |
王浩然 | 九年级 | 物理 | 思维混乱,理解困难 | 分阶段讲解知识点,配合实验演示 | 考试成绩从60分提升至80分 |
刘思琪 | 五年级 | 语文 | 写作能力弱,阅读兴趣低 | 鼓励写作练习,推荐适合读物 | 写作水平明显提升,阅读量增加 |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本学期学困生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 个别教师帮扶力度不够:部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未能持续关注学困生。
- 学生自主性不强:部分学困生仍依赖外部推动,缺乏自我学习意识。
- 家校沟通不畅:部分家长对学困生教育重视不足,未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下学期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帮扶意识与能力;
2. 增设学困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
3. 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五、结语
学困生帮扶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帮扶机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与希望。
撰写人:XXX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