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自拔的意思】“不可自拔”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陷入某种困境或不良状态中,无法自己摆脱。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情绪、行为或思想上的沉溺,往往带有负面含义。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可自拔 |
拼音 | bù kě zì bá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人之于利,若水之赴下,不可自拔。” |
词义 | 形容陷入某种困境或不良状态,无法自己摆脱。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情绪、行为或思想上的沉溺。 |
近义词 | 不能自已、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
反义词 | 自我解脱、幡然醒悟、脱身而出 |
例句 | 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不可自拔。 |
二、详细解释
“不可自拔”中的“自拔”指的是自己挣脱、脱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一旦陷入某种境地,就很难再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这种状态可能是心理上的,比如沉迷于某种爱好、情绪低落、过度焦虑等;也可能是现实中的,比如陷入债务、错误的决策、不良的人际关系等。
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对自己处境缺乏清醒认识、无法及时调整状态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情绪问题 | 他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已经不可自拔。 |
行为习惯 | 她沉迷于刷短视频,已经不可自拔。 |
工作学习 | 学生因为沉迷游戏,成绩下滑,不可自拔。 |
人际关系 | 他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无法自拔。 |
四、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人的心理或行为状态,而非物理上的“被困”。
2. 情感色彩:偏向负面,强调“无法摆脱”的无奈感。
3. 搭配使用:常与“沉迷”“沉溺”“陷入”等词搭配使用。
五、结语
“不可自拔”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调整心态和行为,避免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只有意识到问题并积极应对,才能真正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