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结草的意思】“衔环结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感恩图报、知恩必报的美德。该成语源自古代两个典故,分别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恩情故事,寓意深厚,广为流传。
一、成语释义
“衔环结草”原意是指:
- 衔环:指人受恩后以物相报,如《左传》中记载的“衔环”故事;
- 结草:指人死后托梦报恩,如《左传》中“结草”故事。
合起来,“衔环结草”比喻对恩人的报答,即使在死后也要铭记恩情,表示一种至诚至善的感恩之心。
二、出处与典故
典故名称 | 出处 | 故事内容 |
衔环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晋国大夫魏颗在战场上救下一名敌将,后来那名敌将战败被俘,为报恩而“衔环”相赠。 |
结草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魏颗的父亲病重时,曾嘱咐他将来若有人报恩,要善待此人。后来魏颗击败秦军,敌人中有一人是其父生前的侍妾之子,因感念旧恩,临死前“结草”以示感谢。 |
三、成语用法与含义
用法 | 含义 |
作谓语、宾语 | 表示对恩人的报答 |
作定语 | 形容感恩之人 |
多用于书面语 | 强调情感与道德价值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 | 忘恩负义 |
感恩戴德 | 恩将仇报 |
报恩雪恨 | 无以为报 |
五、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衔环结草”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稿或文章中,强调感恩教育和道德修养。例如:
- 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孩子懂得感恩;
- 在职场中,强调同事之间的互助与回报;
- 在社会文化中,弘扬传统美德。
六、总结
“衔环结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铭记恩情,做到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衔环结草 |
含义 | 感恩图报,知恩必报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典故 | 衔环、结草 |
用法 | 谓语、宾语、定语 |
近义词 | 知恩图报、感恩戴德 |
反义词 |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
现代意义 | 弘扬感恩文化,强调道德修养 |
通过了解“衔环结草”的来历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与善良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