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铁无辜铸佞臣的上一句是什么】“白铁无辜铸佞臣”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谒岳王墓》。这句诗表达了对忠良被冤屈、奸佞得以重用的愤懑与惋惜。那么,“白铁无辜铸佞臣”的上一句是什么呢?下面将进行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答案。
一、诗句背景简介
“白铁无辜铸佞臣”出自清代文人袁枚的《谒岳王墓》,全诗如下:
> 岳王墓上草离离,秋日斜阳古道西。
> 六州风雨悲残梦,二帝衣冠化野泥。
> 白铁无辜铸佞臣,铜驼荆棘卧寒溪。
> 神灵不语空归去,谁把忠魂问太低?
这首诗通过描写岳王墓前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岳飞忠魂未得昭雪的哀思,同时也讽刺了历史上奸佞之臣得以重用的现象。
二、上一句分析
在诗句“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白铁”指的是青铜或铁器,这里象征着忠良之人;“无辜”表示无罪;“铸佞臣”则是指铸造出奸佞之人。整句的意思是:忠良之人无罪却被用来铸造出奸佞之臣,暗含对历史不公的批判。
根据原诗结构,“白铁无辜铸佞臣”的上一句是:
> 铜驼荆棘卧寒溪
这句话描绘的是铜驼(古代象征国家兴衰的雕塑)被荆棘覆盖,躺在寒冷的溪水边,形象地表现了国家衰败、英雄埋没的凄凉景象。
三、总结与对比
诗句 | 上一句 | 出处 | 作者 | 含义 |
白铁无辜铸佞臣 | 铜驼荆棘卧寒溪 | 《谒岳王墓》 | 袁枚 | 忠良无罪却被用于铸造奸佞,表达对历史不公的愤懑 |
铜驼荆棘卧寒溪 | —— | 《谒岳王墓》 | 袁枚 | 描写国家衰败、英雄埋没的凄凉景象 |
四、结语
“白铁无辜铸佞臣”的上一句是“铜驼荆棘卧寒溪”,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诗意的表达,我们不仅感受到诗人的悲悯情怀,也更加理解了历史中忠良与奸佞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