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的意思】“仰之弥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原意是形容孔子的学问和道德极高,越仰望越觉得高远,越钻研越觉得坚固。后用来比喻对某人或某事的敬仰之情越来越深,也常用于形容目标或理想高远,令人难以企及。
“仰之弥高”本义是指对崇高事物的敬仰与追求,强调其高远难及。在现代使用中,既可以形容对人物的崇敬,也可以表示对理想、目标的高度认可与向往。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演讲、文章中,表达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仰之弥高 |
出处 | 《论语·子罕》 |
原意 | 形容孔子的学问和道德极高,越仰望越觉得高远。 |
现代用法 | 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敬仰,或形容目标高远、难以企及。 |
用法举例 | “他的学识令人仰之弥高。” “这个目标虽高,但值得我们仰之弥高地去追求。” |
情感色彩 | 正面,带有敬仰、赞叹之意 |
近义词 | 望尘莫及、高山仰止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俯拾即是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仰之弥高”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高尚的人或伟大的目标时,应保持敬畏之心,并不断努力向其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