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经验问答 >

楚庄王欲伐越原文及翻译

2025-09-20 18:41:02

问题描述:

楚庄王欲伐越原文及翻译,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8:41:02

楚庄王欲伐越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楚庄王欲伐越》出自《战国策·楚策》,讲述的是楚庄王打算出兵攻打越国,而大臣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优孟以“楚国自身的问题尚未解决,却急于对外扩张”的观点劝谏楚庄王,最终使他放弃了伐越的念头。

这段故事体现了古代政治中“内修其政,外安其民”的思想,也反映出谏臣在国家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若想强大,首先应注重内部治理,而不是盲目扩张。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楚庄王欲伐越,大夫曰:“王之伐越,何也?”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大夫问:“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
曰:“为报父仇。” 回答说:“是为了报父仇。”
大夫曰:“越国虽小,其民多,其地广,不可轻视。” 大夫说:“越国虽然小,但百姓众多,土地广阔,不能轻视。”
曰:“昔者,吴伐越,越人以舟师败吴于五湖。今楚虽强,亦未可轻视。” 回答说:“从前吴国攻打越国,在五湖被越国人用水军打败了。如今楚国虽然强大,也不可轻视。”
楚庄王乃止。 楚庄王于是停止了伐越的计划。
优孟进曰:“臣闻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王欲伐越,是欲以兵威服天下也。” 优孟进言说:“我听说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现在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想用武力来征服天下。”
“然则,王之国,有可忧者矣。今楚之民,饥寒交迫,盗贼横行,此其患也。” “但是,大王的国家也有值得忧虑的地方。现在楚国的百姓饥寒交迫,盗贼横行,这才是大患。”
“王不修其政,而欲伐人,是犹舍己之疾,而攻人之病也。” “大王不整治自己的政务,却想去讨伐别人,这就像放弃自己身上的疾病,去攻击别人的病一样。”
楚庄王曰:“善!” 楚庄王说:“你说得对!”
于是罢兵,修内政。 于是停止了战争,开始整顿国内的政治。

三、内容分析

该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中“先内后外”的理念。楚庄王原本出于复仇动机想要伐越,但在优孟的劝谏下认识到国家内部问题更为紧迫。这种“反求诸己”的思想,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体现。

同时,优孟作为一位谏臣,善于用比喻和类比的方式进行劝谏,既不失礼节,又达到了劝阻的目的,展现了高超的外交与政治智慧。

四、总结

《楚庄王欲伐越》是一篇典型的古代政治寓言,通过楚庄王与大臣之间的对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军事力量,更在于内部治理和民心向背。在面对外部威胁时,首先要解决内部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如需进一步扩展为文章或演讲稿,也可以继续补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