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敌国什么意思】“人尽敌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敌国的对手”,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中人才济济,实力强大,足以与强大的敌人抗衡。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某个团队、国家或机构拥有大量优秀的人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人尽敌国 |
拼音 | rén jìn dí guó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一》:“齐宣王问曰:‘人皆以夫子为多才,吾不知其可也。’孟子对曰:‘人尽敌国,而不可胜也。’” |
释义 | 每个人都能成为敌国的对手,形容人才众多,实力强大。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一个国家、组织或团队实力雄厚。 |
近义词 | 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人才辈出 |
反义词 | 人才匮乏、人手不足、势单力薄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国家层面
- “中国在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人才辈出,可谓人尽敌国。”
2. 企业或团队
- “这家公司在行业内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可以说是人尽敌国。”
3. 历史典故
- 在古代战争中,若一方有大量能征善战的将领和士兵,便可称为“人尽敌国”。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贬义:虽然“人尽敌国”本身是褒义词,但有时会被误解为“人人都是敌人”,从而产生歧义。
- 混淆近义词:如“人满为患”强调人数过多,而“人尽敌国”则强调人才质量高、实力强。
四、总结
“人尽敌国”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方实力的认可。它不仅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整体实力的强大。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家、企业、团队等多个领域,用来强调人力资源的优势与竞争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尽敌国”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组合,更是一种对综合实力的高度概括。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语言中的力量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