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原文及翻译】一、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天竺寺中秋之夜的桂花香、月色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闲适与恬淡之情。
诗中“天竺寺”为杭州名刹,位于西湖边,是佛教圣地之一。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正是赏月佳节,而“桂子”则象征着秋日的芬芳与吉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观察与审美追求。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天竺寺中八月半,桂子飘香满山间。 | 在天竺寺中,中秋的夜晚,桂花的香气弥漫山间。 |
银辉洒落千门户,玉镜高悬碧水湾。 | 月光洒落在千家万户,明月高悬在碧绿的湖面上。 |
虫声渐起林深处,人语轻传竹影前。 | 虫鸣渐渐从林中传来,人们的低语在竹影之间轻轻回荡。 |
此夜良辰应不负,心随云外鹤翩翩。 | 这个美好的夜晚不应辜负,心境如云外飞鹤般自由舒展。 |
三、作品赏析(简要)
这首诗虽篇幅不长,但意象丰富,画面感强。诗人以中秋夜为背景,通过“桂子”、“银辉”、“玉镜”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幽静谧的意境。同时,诗中“虫声”、“人语”等细节又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自然。结尾一句“心随云外鹤翩翩”,则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心境悠然的情怀。
四、结语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一首典型的唐诗,既体现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思想情感。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欣赏古典诗词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