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欧阳修翻译

  来源:网易   编辑:易宇红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词作。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西湖美景,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原文如下: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藉残红,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旧巢中。

译文如下:

在百花凋零之后,西湖依旧美丽宜人。落花遍地凌乱不堪,柳絮飘飞如烟似雾。垂柳依依,在微风中摇曳多姿。笙歌已停,游人散去,才让人感受到春天悄然离去的空寂。放下帘幕,只见双燕从远方飞回旧巢,给这静谧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

文章:

欧阳修的《采桑子》通过对暮春西湖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词的上阕着重刻画了暮春特有的景象:繁花虽已谢幕,但湖边依然有残红点缀,柳絮漫天飞舞,垂柳随风轻摆,这一切构成了独特的画面感。这种看似萧瑟的画面背后,却蕴含着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的魅力。尤其是“垂柳阑干尽日风”一句,不仅写出了柳树在春风中的姿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为全词奠定了淡淡的惆怅基调。

下阕则转向人的活动以及内心感受。“笙歌散尽游人去”,表明热闹的场景已经结束,人们纷纷离去,留下一片寂静。此时此刻,“始觉春空”的感慨油然而生,仿佛只有在这个时刻,人才能真正意识到春天的存在及其消逝。最后,“垂下帘栊,双燕归来旧巢中”则将视角拉回到屋内,通过双燕归巢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季节更替的规律性,又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安定、家庭团圆的美好期许。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欧阳修作为一代文豪的艺术造诣。他没有因花谢而感到遗憾,反而以平和的心态欣赏这一过程中的别样风景,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理想。总之,《采桑子》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