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约是什么意思】“鸡黍之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讲信用、重情义的约定。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讲述了两位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守信精神。
一、
“鸡黍之约”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范式传》中,讲述的是范式与张劭两人因一次相约而结下的深厚友谊。范式答应在两年后回访张劭,结果如期而至,二人饮酒食鸡黍,共叙友情。从此,“鸡黍之约”便成为朋友间守信、重诺的象征。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人对诚信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传统价值观。如今,“鸡黍之约”常被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的约定或承诺,强调信任与责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鸡黍之约 |
出处 | 《后汉书·范式传》 |
含义 | 形容朋友之间的守信、重情义的约定 |
典故来源 | 范式与张劭的故事 |
故事内容 | 范式答应两年后回访张劭,果然如约而至,二人共饮鸡黍,情谊深厚 |
现代用法 | 比喻朋友间的承诺、信任与友情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代社会对诚信、友情的高度重视 |
三、延伸理解
“鸡黍之约”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这种“守约”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它提醒我们:朋友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一次次的承诺与兑现之上,只有真诚对待他人,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