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序原文及翻译】《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赋,表达了他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而“序”则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写的说明性文字,用以交代写作背景和心境。以下为《归去来兮辞序》的原文与翻译,并辅以总结表格,便于理解。
一、原文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行,顾瞻欲去,然不能自免。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私田之利,足以养母。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二、翻译
我家境贫穷,耕种田地不足以维持生活。孩子很多,家中没有一点存粮,维持生计的方法也没有找到。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去做官,我心中有所向往,但找不到门路。后来有机会参与一些地方事务,各地官员都以仁爱为德行;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生活艰难,便让我担任一个小县的官职。当时战乱尚未平息,我心里害怕远行,想要离开却又无法摆脱。后来做了彭泽县令,官府的田地都让我种高粱,说:“我只要能喝醉就行。”而自己种的田地收益,足够奉养母亲。于是我感慨万千,深深感到对不起自己一生的志向。还希望再干一年,就收拾行李连夜离去。不久,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急于赶回去奔丧,于是辞去了职务。从仲秋到冬天,我在官位上只待了八十多天。因为事情顺心,便写下这篇《归去来兮》。这是乙巳年十一月的事。
三、总结与对比表格
内容类别 | 原文内容 | 翻译内容 |
家庭状况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 我家境贫穷,耕种不足以维持生活。孩子很多,家中没有存粮 |
生活困境 |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 维持生计的方法没有找到 |
亲友劝仕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 亲友劝我做官,我有意愿却找不到途径 |
出仕原因 |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 叔父因我贫困,让我任职小县 |
心理矛盾 |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行,顾瞻欲去,然不能自免 | 战乱未定,怕远行,想走又无法摆脱 |
职务安排 | 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 | 后来任彭泽县令,官田全种高粱 |
个人志向 |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 感慨万分,愧对平生志向 |
奔丧辞职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 程家妹妹去世,急于奔丧,辞职而去 |
任职时间 |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 任职仅八十多天 |
写作背景 |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 因事顺心,写下此赋 |
四、结语
《归去来兮辞序》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前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与理想冲突时的无奈与坚定。通过此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情感,也能感受到他在人生转折点上的真实心境。